《律师提醒:执行阶段这些细节没注意,您的钱可能打水漂》

 强制执行案例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3-01
标签:强制执行,财产线索,执行难,拒执犯罪,高效回款


**一、未全面核实财产线索,错过执行机会**  

胜诉后需主动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,仅依赖法院查控系统可能遗漏关键资产。例如:某案中申请人仅知道对方有一套房产,但未提供其持股公司股权线索,导致法院未冻结其股权。半年后该公司上市,股权价值暴涨却因未及时查封而无法执行。建议通过工商登记、银行流水、关联交易等多渠道挖掘财产信息。

 

**二、忽视执行时效规定,丧失申请权利**  

执行申请须在判决生效后2年内提出。曾有一案例,债权人因忙于其他事务,在判决生效2年零1个月后才申请执行,法院以超期为由驳回。注意时效中断情形(如双方达成和解),需保留书面证据。

 

**三、未及时申请财产保全**  

诉讼阶段未保全财产可能导致执行落空。如某买卖合同纠纷中,原告虽胜诉但未申请保全,被告在诉讼期间将厂房设备低价转让给关联公司,最终执行时只剩空壳公司。建议在起诉时同步申请财产保全,必要时可购买保险提供担保。

 

**四、遗漏追加被执行人情形**  

当发现被执行人通过离婚、关联交易转移财产时,可申请追加被执行人。某民间借贷案中,债务人将房产转移至未成年子女名下,律师通过调查银行流水发现资金来源于债务人,成功追加其子女为被执行人。需注意《变更追加当事人规定》第3条、第10条等法律依据。

 

**五、未跟进执行进展,错失处置良机**  

法院查封财产后需主动催促处置。曾有案例:查封的车辆因申请人未跟进,车辆贬值且产生高额停车费,最终拍卖款不足抵扣费用。对于易贬值资产,应要求法院在15日内启动评估拍卖程序,并定期联系执行法官了解进展。

 

**结语**  

执行是实现债权的"最后一公里",需采取"主动追踪+法律手段"双轨策略。建议委托专业律师制定执行方案,定期检索被执行人最新财产线索,必要时通过执行异议、拒执罪刑事控告等程序维护权益,避免"法律白条"风险。

✨ 蓝天执行团队专注领域

 终本案件重启:深挖财产线索,激活沉睡案件  

企业账款清收:精准查封冻结,高效执行回款  

不良资产包的高效处置:突破不动产/股权执行壁垒,实现资产快速变现  

拒执罪刑事打击:用刑法利剑击穿"老赖"保护伞  







文章发布人:刘美婷 律师
发布人声明:文章仅为个人学习、研究之目的使用,文章观点不代表本人立场,更不构成本人承诺,如认为侵害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发布人和网站删除。 联系发布者>>